龙飞船即将搭载4名非专业宇航员绕地飞
来源:深圳特区报
原标题:“龙”飞船即将搭载4名非专业宇航员绕地飞行
海莉·阿西诺,克里斯·塞姆布罗斯基,贾里德·艾萨克曼,莎恩·普罗克托今年7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龙”飞船的四位太空旅客进行模拟失重训练。视觉中国
今年4月,搭载四名航天员的载人“龙”飞船,正与国际空间站完成对接。图片来源:美国宇航局当地时间9月13日,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猎鹰9”号火箭正蓄势待发。图片来源:SpaceX 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美国东部时间9月15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以下简称SpaceX)“龙”飞船将搭载4名非专业宇航员,飞往距离地球约公里的轨道,进行为期三天的绕地飞行。这项名为“灵感4”的任务是世界首次纯商业私人环绕地球太空旅行,飞船上没有专业宇航员,4位乘客也都不是经过专业培养的宇航员,如果任务成功,4名勇敢的“全平民”团队将开创历史: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绕地球轨道飞行的非专业团队。心怀爱心
此次任务的发起者为美国支付服务商“Shift4Payment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贾里德·艾萨克曼,这位38岁的富商也是这次太空游的指令长,他一并买下了其余3个席位,并捐赠给美国公众。艾萨克曼以支付技术起家,是一名狂热的飞行爱好者,他没有透露这次太空之旅的具体开销,但据美国媒体报道,艾萨克曼为此次太空旅行支付的费用估计达万美元。
目前,其余三位太空旅客的人选已经确定,他们分别是:29医院助理医师海莉·阿西诺,42岁的西雅图地区数据工程师克里斯·塞姆布罗斯基,51岁的私人飞行员莎恩·普罗克托。阿西诺是一个儿时患癌症的幸存者,她10岁时被诊断出患有骨癌,后在左腿插入金属棒以代替骨头,她在此次任务中担任医疗官,若此次任务成功完成,她将会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太空中用假肢进行太空飞行的人;塞姆布罗斯基担任任务专家,负责管理“龙”飞船的诸多载荷和通讯联络等工作;普罗克托担任任务飞行员、后备指挥官。
15日,艾萨克曼将率领另外三名乘客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台升空,实现“太空兜风“的梦想。在“兜风”的同时,4名乘客还携带着多项人类健康实验任务,同时开展慈善活动,为专注于研究儿童癌症医院筹集资金。与国际空间站不同,“龙”飞船空间狭小,没有专门的睡眠区、工作区和厨房,卫生间仅由一道帘子分隔。他们将在旅程中吃冷比萨饼等即食食品。待旅行结束后,飞船将搭载4人在佛罗里达州附近海面“软着陆”。
此次太空之旅,“龙”飞船将自动完成这次飞行任务,除非出现紧急情况,乘员才有可能手动介入飞船的控制。
结伴而行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9月13日,SpaceX已经将猎鹰9号火箭和载人“龙”飞船都送上了发射台,发射窗口将于美国东部夏令时15日晚上8点打开。不过,这个窗口将在几天内缩小,甚至可能会改变,最终结果将取决于天气情况。
乘坐这样一趟太空航班,对于从未有过太空飞行经验的4位乘客而言,考验的不仅是心理,也包括了身体。在太空中,艾萨克曼等人将以超过2.7万公里的时速,每隔90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圈,这个速度大约是音速的22倍。除了这样的超速体验外,机组人员还要经历飞船起飞下降过程中的多次过载、失重等一系列身体的考验。为了完成这次太空任务,4名机组成员在过去的6个月里,经历了严格的训练工作,包括高原适应训练、离心机训练、微重力和模拟器训练、紧急演习、理论知识学习和体检等。他们还乘坐战斗机飞行体验,并在零重力训练飞机上进行了一次飞行,体验在轨道上失重的感觉。
近日,艾萨克曼在推特上发文说:30小时SpaceX培训,超过32个小时的米格-29、阿尔法教练机和L-39“信天翁”教练机飞行训练,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周!
艾萨克曼表示,在人类历史上,只有不到人到达过太空,我们期待看到这次能够塑造一个太空探索的新时代。
前沿科技
“三手火箭”发射“二手飞船”
“猎鹰9”号火箭和“龙”飞船可重复使用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将承担此次载人飞行任务。SpaceX是埃隆·马斯克于年6月创立,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美国太空领域举足轻重的一家民营企业,也是开启美国私营航天新时代的标杆企业。
年5月30日,SpaceX“龙”飞船首次载人试飞,将两名美国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这是自年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首次使用美国火箭和飞船从本土将宇航员送往空间站,SpaceX改变了美国宇航员要搭乘别国火箭上太空的局面。
在此之前,美国运送宇航员往返空间站的工具全部“仰仗”俄罗斯飞船。但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票价水涨船高,一张“船票”一度涨到约8万美元。为了改变这一被动局面,美国航天局大力支持商业载人航天发展。年,波音公司和SpaceX分别从美国航天局获得42亿和26亿美元的大合同,用以建造“星际客机”载人飞船和载人“龙”飞船。
SpaceX抓住这一机遇,不仅为美国航天局执行任务,也执行商业载人航天任务。不仅造火箭、宇宙飞船,而且还将火箭、飞船回收翻新后重复使用。年5月,“龙”飞船首次载人试飞成功,当时执行任务的飞船就是通过回收翻新后得来,它也成为航天史上首次成功重复使用飞船类载人航天器。负责发射飞船的“猎鹰9”火箭一级助推器也是回收后再使用,可以说是用“二手火箭”发射“二手飞船”,这在当时引起世界航天界的极大 目前,SpaceX已经先后开发了可部分重复使用的“猎鹰1”号火箭和“猎鹰9”号火箭和“龙”飞船等一系列产品。比如,执行此次“灵感4”发射任务的“猎鹰9”号火箭就是一枚三手火箭,它曾执行过两次GPSIII军星发射。“龙”飞船则是一艘二手飞船,它曾在去年将4名宇航员送上了国际空间站。
启示
“金刚钻”与“飞天梦”
挑战世界首次全商业私人太空飞行,将4位没有太空飞行经验的“菜鸟”安全送上预定轨道,并且绕地飞行三天时间,这样充满挑战的航天任务,并非谁都有胆量接,也并非谁都能接得住。SpaceX就是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
在蓬勃发展的商业太空企业中,SpaceX无疑是最知名的参与者,它已经为美国宇航局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了大量货物有效载荷和多批宇航员。与竞争对手维珍银河和蓝色起源相比,SpaceX的商业太空游更货真价实。
今年7月,维珍银河和蓝色起源都在各自创始人的参与下,完成了首次太空旅游任务。维珍银河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分别搭乘自家飞行器飞往距地公里高空,体验了几分钟的失重感觉。但这两次飞行都是亚轨道飞行,只是在太空边缘停留几分钟后返回,这样的体验也因为时间短、花费大等原因,更多被外界贴上了“亿万富翁烧钱”“太空玩票”的标签。与之相比,SpaceX“龙”飞船是将体验者送入距地公里的近地轨道飞行,飞行轨道高度比国际空间站所在轨道高出公里,是真正意义上的太空。
SpaceX的出现也成为美国鼓励私营航天策略的典范。自年成立以来,SpaceX不断刷新美国商业航天新纪录,多次承担国际空间站的货物补给任务。“龙”飞船能送货,也可以载人,年5月30日,美国宇航局商业载人航空计划的首次载人试航发射成功,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一举“锁定”定期运送美国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的“大单”,也为美国恢复载人发射能力、摆脱对俄罗斯载人飞船依赖迈出关键一步。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除了SpaceX之外,世界上至少还有十几家太空旅游公司正在涉足商业太空旅游这一领域,但究竟有谁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考验的不仅是参与者的胆量和身体,更考验实践者的智慧和技术。
人物
“狂人”马斯克有个移居火星的梦想
未来人类生活真能“多行星化”?
埃隆·马斯克年出生在南非,17岁到加拿大,现在常居美国,曾被认为是电影《钢铁侠》原型。他还有许多身份:私人火箭公司SpaceX创始人、特斯拉汽车公司的CEO……这些都与他的兴趣密切相关。
作为太空探索、新能源和互联网科技的爱好者,马斯克矢志让人类移民火星,实现人类生活的“多行星化”,为了实现这些在别人看来“天方夜谭”的梦想,他曾倾尽家财。
年,马斯克开始学习如何制造火箭。当时,他试图与俄罗斯方面谈判、准备发射自己的火箭。谈判失败后,年马斯克正式创办SpaceX。那时,他已经卖掉了自己前两家公司的股份。之所以成立SpaceX,是因为马斯克对美国的太空项目感到失望,觉得他们的野心不够大。
“我一直期待我们可以冲出地球,放一个人在火星上,在月球上有一个基地,还有,你知道,频繁的轨道飞行航班。”马斯克说。
马斯克让世界发生了令人瞩目的改变:他打造的全电动汽车具备和跑车一样的性能,将一度无人问津的电动车推向全球市场;他是第一个成功把火箭送上太空轨道又成功回收、并能让飞船往返国际空间站的私人企业主。
在马斯克看来,大约10年后,人类就可能实现第一次登上火星,地球生命和人类文明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的存在,必须向多星球文明发展。为达成移民火星的目标,太空交通工具的成本必须大大降低。但目前,全世界绝大多数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航天工具,不可重复使用,未来都要发展可多次使用的航天工具,才能将火箭与飞船变成“太空的士”。(本版文字徐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