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14岁男孩学会训鹰,野狼袭击牧民羊群

14岁的时候,我们都在做些什么呢?大多数青少年都在上初中,学习的内容包括反比例函数、元素周期表、力学概念和庄子的古训等。

这个男孩真了不起,他学习的是驯鹰这种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东西。

罗达和他的小鹰罗达是一个男孩,他的中文名字叫罗达。他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成功地驯服了一只金雕。在他14岁的时候,他指挥自己的金雕参加了一次猎鹰大会,并成功地捕杀了一头野狼。被尊称为“猛禽之王”的金雕是自然界中最顶尖的猎手,为什么这个年轻男孩要在如此年幼的时候学习驯养金雕呢?又为何会选择去捕杀野狼呢?

鹰匠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十几年前的。在中国新疆北部的青河县,有广袤无垠的大草原。这里居住着世代繁衍生息的哈萨克族人,几乎所有家庭都以放牧为主要职业,每户人家都饲养着成百上千只羊。这群羊整天悠闲自在地外出觅食,归巢储存食物,过着非常惬意的生活。

野狼和狐狸等中型哺乳动物是它们的主要天敌,由于过度放牧导致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受到压缩,因此狼群和狐狸等只能侵入羊群以解决温饱问题。一只羊的价值高达数百或数千元,频繁的损失对我来说是个大问题!因此,居住在这里的哈萨克族牧民们早就掌握了应对之策,能够在数百里外无形中斩断敌人的首级。

这个绝技就是驯养鹰!哈萨克族人驯鹰的范围涵盖了老鹰、金雕和猎隼等(也叫海东青)。这些猛禽一旦驯养成功,就能够有效地帮助牧民赶走羊群的天敌,如野狼和狐狸,从而保护牧民的财产安全。男孩罗达喜欢看他的叔伯们右臂上展翅欲飞的老鹰,他觉得叔叔们非常酷、非常帅,而猎鹰展翅更是帅气十足。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成功的驯鹰师,因为哈萨克族人相信会驯鹰的男子都是英雄!

到他十三岁的时候,罗达非常兴奋,因为他叔叔保利终于决定要教他驯养鹰。不过,要想驯服鹰,至少得先拥有一只鹰啊!因此,捕捉一只鹰是一切的起点。罗达还是个年轻人,只有幼年的鹰最适合他,哈萨克族人把捕获幼鹰的过程称为取,因为几年后这些鹰将被释放回自然环境,以便它们繁衍生息。

春天的某一天,保利带着罗达来到了一座山脚下。他们看见眼前有一座陡峭的山峰,高达百米。保利事先已经勘察过这个地方,知道在半山腰的悬崖上有一个金雕的巢穴。成年金雕展翅时长超过两米,最高时速可达公里,幼年金雕长大后将成为这样的高空猎手,一开始就非常强大,令罗达感到兴奋不已!叔侄俩耐心等待,直到金雕妈妈离开巢穴。然后叔叔给了罗达一捆绳子和他自己的一件衣服。

罗达接过绳子后,叔叔递给他。为了让幼鹰记住以后的主人,罗达被要求独自爬山取鹰,所以保利不能代他完成这个任务。罗达在心里默念着叔叔事先告诉他的捕捉鹰的要领,缓慢地爬到了山顶。

罗达登山鸟巢里有三只月余嗷嗷待哺的小金雕,他们还长着绒毛,还不会飞。罗达对其中一只冷静沉着的小金雕很看重。驯鹰人的惯例是每个窝只取走一只,以保留它们的血脉。罗达快速地用自己的衣物包裹住小金雕的身体,并取下头上的帽子,让小金雕熟悉他的气味。然后将绳子系在幼雕的身上,缓慢地放下山坡。罗达抓起了一只鹰。

金雕被接回后,正式开始了驯鹰的工作。训练驯鹰是一项十分困难的任务,对成年鹰和幼年鹰的训练方法有所不同。大家通常听说的熬鹰,即相互折磨数天的方式,实际上主要是用来驯服成年鹰的方法。对于幼雕来说,相对较容易,但驯服的过程仍然充满痛苦。雕的天性是桀骜不驯,享受自由,绝不甘愿被人操控。

小鹰哈萨克族人将幼雕称为巴拉盼,成功驯服后一年后会将其更名为“特尔尼克”,以表示强壮有力的含义。罗达听从叔叔的建议,为幼雕戴上了一个牛皮制成的小头盔,这样幼雕就不会被外界的黑暗所困扰,也不会乱想。

鹰狩专用头盔跟着罗达,给幼雕喂碎肉和温水,并且与他共享唾液。这样做是为了模仿金雕妈妈的喂食方式,让彼此熟悉,并帮助幼雕适应环境和饲主的变化。年幼的小雕从内心深处接纳了这种改变,但是周围的黑暗使它日益感到烦躁不安。金雕本能的驱使和对天空的向往告诉它,自己不应该属于这个地方,它面前的生物并非它的母亲。后来,他一直表现得很不合作,不愿意吃罗达提供的食物。罗达耐心地安抚着他,感到有些着急和心疼。保利告诉他说没有关系。

罗达的父亲正在观察幼雕的状况。保利明白,困难的日子已经到来,现在是时候开始对已经成长了将近两个月的幼鸟进行技能训练了。首先要让它对羊群变得熟悉。罗达解下了小金雕的眼罩,抱着它进入家中的羊群。在接下来的两周里,她每天都会多次带它来,目的是让小金雕逐渐熟悉羊群,不再将其视为猎物。第二步是让它学会保持平衡。在这段时间里,罗达和叔叔在房子里地下室的两根木桩上系了一条带结的粗麻绳,绳子的一端抓在罗达手中。幼小的雕在黑暗中,孤单而可怜地张着翅膀,颤巍巍地就像在走钢丝。

小金雕要持续训练直到能够稳稳地站在绳子上,才会停止。小金雕一开始不愿意合作,哪怕戴着头盔也会准确无误地从绳子上跳下来,哪怕被喂食也不肯吃,一靠近它还会张开双翅用嘴啄咬。罗达耐心地将幼雕放置在绳结上,然后持续不断地拉动绳子的另一端。幼雕感到疲倦和饥饿,不断向下坠落,却拒绝接受罗达给予的食物。

叔叔保利看到情况后,取出了绝密武器冬不拉(哈萨克族乐器),在幼雕面前演奏起魔性十足的音乐。罗达用红着的双眼无精打采地拽着幼雕爪子上的绳子。想要入睡却无法入眠,想要休息却无法停下来,耳边不断回响着令人困扰的声音,从最初的一对一对战,到现在的一对两对战,实在是太痛苦了。叔侄俩一直忍住心疼,给它喂食,幼雕也始终不吃,只轻轻触碰了一下温水的盘子。第三步是让它学会服从。

罗达紧握着绳子,为了完全驯服幼雕,他已经连续三天不眠不休地这样用力拉扯着。罗达即将进入梦乡幼雕的体力逐渐下降,开始发出鸣叫声,罗达试着给它喂水和生肉,终于成功让它吃下去。当幼雕快要倒下时,罗达急忙用自己的衣服包裹住它,让它在他的气息中安心入睡。

小金雕苏醒后,罗达轻声安慰它的情绪,保利叔叔明白此刻起,小金雕已完全顺从。这种方式或许看起来有点残酷,但对于幼鹰来说却是一种锻炼,它能够提高平衡能力,增强爪子的抓握力,还能记住主人的声音和气味,并学会抵御外界干扰。成年金雕的爪子强而有力。顺服和修炼保利开始教罗达一种让小金雕无法与自己分离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被理解为卸力或者负重。

小金雕的力气有限,不能飞得很远,常常会回到罗达的肩膀上。为了不太粗暴地限制它的飞行距离,只需要在它的尾部绑上五根大尾羽就可以实现。绑上金雕的尾羽接下来是技巧训练的环节了,金雕的爪子尖锐而坚硬,有如钢钩一般,即使是小金雕也不例外;罗达将特制的"脚套"套在了小金雕的爪子上,它仍然戴着头套无法看到周围的事物,但稳稳地站在罗达右臂上,罗达的右臂披着羊皮护具,并且小金雕的五根尾羽被绑在一起保持了稳定。

当罗达摘下头盔的时候,他放下了它的脚套,小金雕敏锐的眼神四处扫视,紧张地抠着自己的爪子,发现远处的山峦和头顶上的蓝天,这不就是他一直渴望的自由吗?经过长达三个多月的忍辱负重,我最终迎来了自由的时刻!于是突然冲天而起,然而发现自己无法飞得太高,感觉很累!过了一会儿,年幼的雕只好无奈地飞回并降落在罗达的右臂上。

随后,罗达带着幼雕来到猎物较多的地方,用绳子绑住一只活动的猎物。在此之前,罗达会提前一两天给幼雕喂食,等到它摘下头盔和脚套时,幼雕已经饥肠辘辘,双眼闪烁,振翅欲飞,迅速扑向猎物。锋利的鸟嘴撕破猎物的皮毛,啃食着血肉,终于满足了。看来自己亲手解决问题真是充实啊!于是金雕很快掌握了捕猎技巧,不再需要栓绳子来捕捉猎物。对于具有人类八倍视力的金雕来说,发现和捕杀兔子、山鸡、田鼠等猎物变得非常容易。

一个月过去了,小金雕已经长大成一只威武霸气的幼鸟,它看上去甚至和母亲一样大。它的飞行距离变得越来越长,飞行高度也越来越高,完全适应了与罗达相伴的日子,会亲昵地用嘴碰触罗达。保利罗达金雕宝藏这天,罗达家的羊群遭到了袭击,一只孤狼用嘴叼着他家刚出生不久的小羊快速逃离。当时幼雕不在附近,罗达观察了很长时间后,他认为是时候让小金雕“登场”了。

他回家后,向叔叔倾诉了自己的想法。然而,叔叔却告诉他,幼雕还年幼,若与野狼战斗可能会被反击。叔叔提醒道,再过几个月就是草原上的猎鹰大会,届时幼雕就能参与捕狼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进行训练后,罗达开始专注于中型动物。幼雕进步很快,利爪变得越来越锋利。它早已脱落了五根尾羽,速度又快又猛。有一次竟然成功地捕捉到了一只灰狐,证明了“猛禽之王”的名号实至名归。猎鹰大会准时举行。

几个村庄的驯鹰人聚集在一起,左手牵着马缰绳,右臂上站着他们训练的猎手,在广袤的草原上奔驰。猎鹰们在头顶上展翅盘旋,兴奋不已。突然,他们注意到一只孤狼进入了他们的视线。叔叔高举右臂,向前推动,罗达也释放了自己的伙伴,与叔叔的猎鹰完美地协同作战。罗达放飞了一只幼雕。它们迅速地飞翔并向下俯冲,利爪灵巧地推动和抓住,将野狼直接压倒在地,动作流畅且配合默契。

罗达的幼雕和叔叔的猎鹰最终获得了胜利,奖金为元。虽然在当时这个数目并不算很多,但对于牧民们来说,这代表了一种荣誉和对古老文化的传承。半年后,罗达舍不得地放开了与他相伴一年多的金雕。金雕振翅高飞在空中盘旋,清脆的鸣叫声回荡在草原上,仿佛在向主人告别。罗达放飞金雕时的表情非常专注。驯鹰人的传统就是如此,当成年鹰陪伴他们数年后,便会将它们放回自然中去。金雕和其他所有猎鹰一样,无法通过人工繁殖,必须将它们释放。

罗达对金雕的热爱让他不愿再束缚这只自由的灵魂。与金雕相伴一年多,已经足够让他终身难忘。近年来,由于对保护野生动物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42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