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上有个猎鹰巡逻队熬鹰到训鹰,鹰

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南脉腹地的阿合奇县地处高寒山区,北部是天山南脉,南部是喀拉铁克山,中间夹着狭长的托什干河谷。河谷山麓地带,夏秋季节水草丰美,为猎鹰提供了足够的兔子、老鼠甚至狐狸等美食。世居在此的柯尔克孜族牧民和他们的猎鹰都在这里找到了乐土。殊不知,在阿合奇县辽阔、绵延的边境线上,还有一群世代养鹰、驯鹰的护边员。千百年来,由于这里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原始的猎鹰驯养方式,因此他们居住的地方又被誉为中国的“猎鹰之乡”,当地柯尔克孜族牧民也被誉为“鹰王”。“自古至今,猎鹰都是柯尔克孜族牧民的家庭一员,在鹰被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后,牧民们还为家里的猎鹰登记了‘户口’。”提及柯尔克孜牧民与鹰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时,新疆克州边防支队哈拉奇边防派出所教导员胡东亮笑着打开了话匣子。在巡边中,猎鹰发挥着重要作用。年4月的一天,护边员阿不都沙那木·萨那马特骑马在边境线附近巡逻时,站在手臂上的猎鹰突然开始跳跃并吱吱鸣叫。他拿起望远镜遥望四周,发现远处山脚下有只走失的小羊羔正往边境线方向移动。阿不都沙那木立即策马奔去,将小羊羔从边境线赶了回来,避免了一次涉外边境事件的发生。当提及为什么不使用高科技的无人机参与巡逻时,胡东亮称,阿合奇县海拔相对较高,一般都在米以上,巡逻队常去的边境地带海拔高达到米,高海拔的气流并不适宜无人机飞行。此外,阿合奇县所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俗称为万山之州,山脉蜿蜒的地理环境所变变幻莫测,很难实现无人机的正常飞行。为了消除鹰的野性,牧民们一般使用“熬鹰”的方法驯鹰。具体来说就是蒙上鹰眼,把它放在一根横吊在空中的木棍上,来回晃动木棍,使鹰无法稳定地站立,就这样连续数十天,鹰被弄得晕头转向,精疲力尽而摔倒在地。摔倒了,也不要心疼它,要往它的头上浇凉水,不让它睡着。之后还要饿鹰,一般要饿10到12天,只给它饮点盐水或茶水,鹰的脂肪熬得差不多了,身手才能敏捷起来。经过这一番打磨,鹰的野性大都能去掉,驯服于主人。“熬鹰”过后还要“养鹰”。养鹰也有一套方法,驯鹰人把肉放在手臂的皮套上,让鹰前来啄食,饥饿许久的鹰见了肉便不顾一切地扑过来,驯鹰人则一次次地把距离拉远,而且每次都不给它吃饱。这样反复进行,直到鹰能飞起来,啄到驯鹰人手臂上的肉为止。喂鹰的肉也有讲究,必须是不含激素的鲜肉,动物的内脏不行,脏肉、烂肉、有异味的肉都不能喂。如今,在克州边防千里边境线上,千名柯尔克孜族群众护边员带着猎鹰配合边防官兵开展巡逻,成了大山深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73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