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两次加薪,这家创业公司的底气在哪里
这家创立七年做到云主机安全第一的企业,已做好了再次弯道超车的准备。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刘哲铭
编辑|李薇
头图摄影|史小兵
“天气好的时候你不可能超过15辆车,而阴雨天可能。”端午节假日前一天,张福重启了暂停半年的CEOTalk,面对接下来的不确定性,他借用了传奇赛车手埃尔顿·塞纳(AyrtonSennadaSilva)的经历鼓舞士气。
埃尔顿·塞纳被誉为“雨中战神”,曾在年到年间三度夺得F1世界冠军。年F1巴西站,跑道上大雾弥漫,能见度只有几十米,比赛还有最后7圈时,埃尔顿·塞纳的变速箱卡死在6档。当时天空突降倾盆大雨,但这种在现代F1中算得上退赛的故障,并没有阻挡他的信念。硬撑过7圈,埃尔顿·塞纳拿到了冠军。驶向终点后,由于上肢肌肉痉挛他被医生抬出驾驶室。
对于张福来说,“阴雨天”已经持续两年了,最近一次“大雨”是上海疫情暴发。虽然总部在北京,但青藤云安全有近百名员工在上海,其中大多数是销售团队。上海全城静默期间,青藤云安全三分之一的营收受到了影响。
年,张福放弃了近万股权从即将上市的昆仑万维离职,和8位合伙人一起创立了青藤云安全。目前,青藤云安全已经有近千人规模,自主研发出了五大核心产品:青藤万相、青藤蜂巢、青藤猎鹰、青藤零域、安全服务。与动辄十多个产品线的安全公司相比,有人评价青藤云安全的产品少,但能打。
不止青藤云安全,在这场抗疫挑战中,创业公司们都面临着销售、供应以及现金流等多方面挑战,有的幸运儿或许稍有减速,但不幸的或许已经冲出赛道,身受重伤。
张福更多看到的是机会:“在雨天,如果你敢踩油门,同时你又能很好地控制,就可能超越。你看待某件事物是障碍还是机会是完全两种不同的角度,而角度的选择至关重要。现在的环境对青藤云安全是机会。”他换了种视角,青藤云安全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雨天踩油门。
张福向《中国企业家》透露,接下来,青藤云安全会在千人左右的规模上保持两年左右,完成内部核心任务的OKR,提高内部运营效率,做到高质量营收。而过去三年里,青藤云安全的员工人数几乎每年翻一番。张福觉得有些太快了:“过去几年一直在不停的把手往外伸,现在要收一收,把内功修好,不要拼命地去够那些所谓的营收目标,内功没修好,也够不着。”
不过,在安全行业,晴天超车的确太难了,连手握百亿现金的周鸿祎也曾发出过类似的感慨。何况青藤云安全只是安全行业里初出茅庐的创业公司,粮少、兵少,比奇安信都要晚三年了,前面还有绿盟等一批老大哥。
但这家创立七年做到云主机安全第一的企业,已做好了再次弯道超车的准备。
摄影:史小兵
从8个人到人:只有目标,没有管理
年4月,有投资人劝青藤云安全赶紧裁员,这是企业避免陷入死亡螺旋的常见手段。张福并不反对投资人的观点:在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下,费用不消减到了某个点上,企业很容易陷入死亡螺旋。如果死亡螺旋一旦开始,没人会救。
张福甚至列举了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公司创始人达利欧在年广为流传的观点:把新冠疫情想象成一场呼啸而来的海啸,即便它完全消失,我们再也看不到它了,它仍然会造成损失,经济会损失,资产负债表会受损,重组势必会发生,这些都将阻碍经济复苏。
虽然裁员是最简单保存实力的解决方案,不过,张福做了一个反常识的决定,青藤云安全非但没裁员,反而按惯例在4月份给员工加薪了。虽然涨幅不大,有人只上调了块,但张福觉得此时加薪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激励。“其实加薪成本也很高。如果接下来真的走极端,连续三年都很差,可能到了第四年的时候,我们也扛不住。”张福说道。
青藤云安全不同于其他公司的地方就在于此:它有一套定义“效率”的独特规则。例如,青藤云安全每年会有两次加薪,从来不设立年末淘汰5%~10%的要求。但在过程中,只要员工与企业文化匹配度过差,会果断“干掉”。钉钉从来不打卡,但在员工手册中,张福要求大家必须9点半到岗。
“如果一个人没法通过自觉来保证这一点的话,公司也不会用制度来保证。我们认为管理是一种成本,所以我觉得最理想的状态是,只有目标没有管理。”张福喜欢强调共同目标,并且他开始调整组织架构来实现这一点:公司里不同部门被拆成了众多十来人的小团队,技术团队里有产品经理也有程序员,销售团队既有售前也有售后,共享收益。
“大家往往容易把中间的过程当成是结果。”张福举了个在公司中很常见的例子,“比如,产品经理觉得把产品设计出来了工作就结束了,研发觉得开发完了就可以了,但最终产品客户不认,产品的价值就是0。大家一定要明白最终结果在客户那边了,设计、研发做完了根本不是结果。”
创业时,张福也立志于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他曾给合伙人开出极为苛刻的三个条件:月薪在1万元以内;拿出积蓄投入公司;周一至周六必须一起住在公司。本以为没人会答应如此苛刻的条件,但张福不仅找到了合伙人,还一口气找到了8位。
张福说服合伙人的理由很简单,寻找到了大家的“共同点”——探寻天花板:“大家做一个团队,一起去探究自己的天花板,或许到某个极限就再也过不去了,但至少我们找到了人生极限,不会后悔。”
青藤云安全的“共同目标”的确在汇聚一群志趣相投的人。一位青藤云安全的老员工说,在青藤云安全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实习生会走一大半。但在青藤云安全工作一年后,离职率会降低,两年后离职率会更低,三年后离开青藤云安全的人屈指可数。
“在公司人里,其实很难找到那么多目标一致,能力又好,成长性也好的人。当你管理一个大团队的时候,首先得保证中层以上这样的人要尽可能多,然后对一线员工不断传导这样的文化。”张福很清醒地认识到,让所有人持有一个共同目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来源:视觉中国
一家不烧钱的公司
加薪的前提是“血厚”。
“在没有上市的公司里,我们的现金储备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因为我们不烧钱,今年之前亏损很少,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另外,我们的融资额比较真实,我们历史上投资的钱到现在只花了很少一部分。”张福表示。
不过,近两年,这家在B端稳扎稳打的安全企业的现金才真正充足了起来。初期,由于主机安全的概念还未成为行业共识,青藤云安全也曾陷入捉襟见肘、寅吃卯粮的窘境。
年,张福认为创业的契机到了:“安全行业很多人都麻木了,找一个新由头包装一个产品卖给客户,反正客户也有预算,大家都在想怎么赚钱。但实际上,花大量成本和资源建设的这套东西还是没解决问题,效率低下,这不正常。”
在埋头开发了三年后,青藤云安全推出了自己的首款产品,包含“资产清点”“风险发现”“入侵检测”“合规基线”。它独特的模式是,将探针(Agent)装在企业用户服务器上,以构建“预测、防御、监控、响应为一体的自适应安全闭环”。
由于产品理念过于超前,没有用户买单。
那是青藤云安全现金流最为紧张的一段时间。最终,一位极为关键的客户出现,才让青藤云安全得以走出困境。如今,在云安全的重要性成为行业共识时,青藤云安全的产品已经迭代了快五年。
“这条路没人走出来过,所以我们面对的困难也比别人大,成本比别人要高,但这是我们的选择。”张福并不后悔创业的决定。
在同事看来,张福就是一个极其纯粹的人。他创业的初衷的确如其所说:个人财务的变现其实没有那么大的意义。变现之后又能如何,最终还是要找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改变安全行业现状。他至今还在租房,租下的两层楼就在公司旁边,一层自住,一层给出差的同事作为落脚点。从创业初开始,一住就是近十年。
另一方面,即便对初衷执着,张福又能听进他人意见。有人在公司里,当着大家的面质疑他不适合当CEO。张福听完也不恼,问对方觉得哪里做得有问题。最初,青藤云安全9位合伙人全是技术人才,没有销售,那时张福带有优秀技术人特有的骄傲,觉得客户不用青藤云安全的产品是客户还没到更高级的阶段,但现在,青藤云安全的检验标准变为:对客户真正有用。
张福在大方向上的执着,细节上的及时纠错,让青藤云安全能在技术研发与商业化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从公开数据来看,年,青藤云安全完成了6亿元C轮融资,股东包括红杉资本、宽带资本、真格基金、腾讯等,至此,该公司的融资总额已经超过11.6亿元。
张福透露,青藤云安全也在做一些上市筹备工作,不过,今年最核心任务是加快现金流的回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203.html